劉倫堂生前長期擔任黃石市老鸛廟社區的黨總支書記。老鸛廟僅2013年一年就創造出了2.3億元的社會總產值,遠近聞名,所以很多人會以為,劉書記家里的經濟條件肯定也不會差??墒墙衲?月,74歲的老支書去世了,他的兒子在他的銀行卡上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數字。
劉倫堂的大兒子劉文兵告訴記者:“這兩張卡是父親交給我的,一張是他的工資卡,我后來到銀行查了一下,剩下3600塊錢,另一張只剩下9毛6了?!?
劉文兵說,前些年老爸補交了5萬多元的養老保險,這次得病又花了3萬多元,這些他大概知道,可忙活了一輩子的老人,最后一共就剩下這點錢,多少還是讓他有些吃驚。不過,兒媳江四蘭對公公的窮卻沒那么意外,因為類似的體驗十多年前她就有過。那是1997年,婆婆剛去世不久,劉倫堂提出和兩個兒子分家。別人分家都是分財產,可剛過門一年的江四蘭萬萬沒想過,這個村支書公公分給他們的卻是5000元錢的債務。
在劉倫堂的臥室,記者看到了一張桌子,常用的地方油漆已經掉得差不多了,聽說還是當年他親手做的。劉文兵說,大概從他記事的時候,這個桌子他就在用了。
上世紀80年代,人均耕地不到3分的老鸛廟村還是個遠近聞名的窮村。頭腦活泛的劉倫堂帶頭創辦了當時市里的第一個村屬企業――老鸛廟水泥廠,每年能為村里帶來10多萬元收入。作為改革能人,劉倫堂后來被調到鄉里的重點企業擔任總經理。沒想到,幾年后,村里的水泥廠因為管理不善停了產,還負債累累。劉倫堂又緊急被調回村里“救火”,擔任村支書。被大伙兒寄予厚望的劉倫堂還真不含糊,他帶頭籌錢,回來13天后,水泥廠就又重新點起了火,而為了跑銷路,這個新支書更是親自上陣。
憑著自己的頭腦和一股子干勁,劉倫堂第二年就讓水泥廠起死回生。隨后,他又辦起建材廠、碎石廠等企業,村里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了可以領工資的工人。進入新世紀,老鸛廟由村改為社區。原來的企業污染環境,發展遇到新瓶頸。劉倫堂帶頭關停了“五小”企業,并引進了一批生態友好型企業。2013年年末,老鸛廟社區實現社會總產值2.3億元,在所在的下陸區考核中被確認為全區27個社區之首。劉倫堂的能人形象在大伙兒的心里也越發深刻。
不過,這個老支書還有個“不能”也讓人印象深刻。近十年來,村里大大小小的工程有不少,可要是社區干部或他自己的親戚朋友想走后門攬工程,劉倫堂的回答只有兩個字:不能。
劉倫堂的大哥劉倫華生活一直挺困難,搞建筑的他還曾找過弟弟,希望能安排點工程給他,卻全被拒絕了。曾經打工供弟弟讀書的劉倫華氣得罵他是白眼狼,十年沒有理他。劉倫華說:“當時我恨他,這還叫兄弟嗎?我叫他鐵包公?!?
過去的25年,老鸛廟人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提起今天的好日子,鄉親們都忘不了老支書。黃石市老鸛廟社區居民江文勝告訴記者:“我承包荒山到現在發展到這個規模,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難,我從來沒有去找過書記,都是他經常到我這里來,問我有什么困難,或者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是他主動幫我解決掉?!?
今年6月,劉倫堂去世后,家人同事整理出了三十多本大大小小的筆記,這上面記的一些事甚至只是家長里短,但它承載的卻是大伙兒對這個老支書的信任,還有劉倫堂對老鸛廟的一片心。
劉倫堂給老鸛廟、給老百姓干了二十年,如果不是被病魔奪去了生命,他還想繼續干下去。即使不當領導,只做普通的義工,他也愿意,因為他離不開老百姓、放不開他開創的事業。他的心,老鸛廟的百姓最了解,所以老百姓會在心里記住他、念著他。
囊謙黨建網[www.wwwjilebox.com] 中共囊謙縣委組織部 主辦 版權所有 2018
青公網安備63272502000001號 青ICP備15000641號-1
聯系電話:0976-8871083 地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香達東街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