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記者 李富生)近年來,我市通過產業扶貧、扶貧培訓、易地搬遷、整村推進、社會幫扶等多種脫貧模式扶貧攻堅,扶助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發展生產,窮困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變。
“十二五”時期,我市貧困人口不斷減少,收入持續增長。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73.8萬人減少到2014年的49萬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5400多元增長到2014年的6978元。貧困地區發展基礎得到夯實,94個鄉(鎮)全部通暢,1587個行政村全部通達,行政村村道硬化1237個。解決了38萬人飲水安全(困難)問題。590個村莊的通信設施建設完成。
針對我市人多地少,二、三產業發展滯后,富余勞力較多的實際,我市把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重要任務來抓。以科技培訓為切入點,通過采取“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和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群眾的務工技能和就業能力。形式多樣的培訓,使大批農民掌握了一至兩門農村實用技術,培養了一批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并輸送了一批具有專項技能農民到市內外企業穩定就業。產業扶貧扎實推進,全市特色種植業累計投入1.1億元,農區畜牧業累計投入5.8億元,第三產業累計投入 1.6 億元,扶持運輸戶8235戶;綠色育苗產業累計投入 1300多元;基礎設施累計投入近1 億元。
近年來,我市重點組織實施了以集中搬遷為主、分散安置為輔的易地搬遷項目,累計投入資金近4 億元,搬遷農戶近1.1萬戶4.5萬人。同時,在整村推進工作中,始終堅持“省負總責、市級統攬、縣抓落實、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扶貧整村推進工作也經歷了從單一的扶持種養殖業到扶持三產、產業化連片種植等過程,形成了單村推進、產業化帶動、集中連片、大戶帶動、股份合作帶動等方式,涌現出平安區窯洞村村企共建、循化縣白莊鎮集中連片、互助西山鄉產業帶動和循化縣聯戶入股合作經營等整村推進效果明顯的連片開發模式。目前,全市集中連片開發村占實施整村推進村的90%以上 。
此外,中央國家機關、省、市、縣定點幫扶單位,為貧困村每年捐款物達700多萬元。全市共有70個行政單位聯點幫扶70個行政村,黨員領導干部參加了“戶幫戶、一扶一”結對幫扶活動,與貧困戶結成對子,深入了解被幫扶貧困戶家庭情況,資助貧困大學生,慰問貧困兒童及留守兒童,實實在在地為貧困村辦實事、辦好事,改善了貧困戶的生活。
囊謙黨建網[www.wwwjilebox.com] 中共囊謙縣委組織部 主辦 版權所有 2018
青公網安備63272502000001號 青ICP備15000641號-1
聯系電話:0976-8871083 地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香達東街43號